【吟词咏曲】苏轼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
2010-12-12 19:47:54| 分类:
名文语录哲理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
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银汉:即银河。玉盘:指月亮。
夜幕降临,云气收尽,天地间充满了寒气,银河流泻无声,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,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。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,月光多为风云所掩,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,真是难得啊!可明年的中秋,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?
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,《阳关曲》是词牌名,原以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为歌词,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,大体结合,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。但是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形式上是一首七言绝句。
题为“中秋月”,自然是写“人月圆”的喜悦;《阳关曲》,却又涉及别情。记述的是诗人苏轼与弟弟苏辙久别重逢,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,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。
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“人月圆”的愉快,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,归结到别情。形象集中,境界高远 ,语言清丽,意味深长。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,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,而从“暮云”说起,明月先被云遮,一旦“暮云收尽 ”,转觉清光更多。句中并无“月光 ”、“如水”等字面,而“溢”字,“清寒”二字 ,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,全是如水空明的感觉。
月明星稀,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。“银汉无声”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,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,但由于遥远,也就“无声”了,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。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圆 ,恰如一面冰清玉洁的“白玉盘”。月亮别称玉盘,出自李白《古朗月行》: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 。”
。中秋本是团圆的喜庆节日,难怪词人要赞叹“此生此夜 ”之“好”了。从这层意思说,“此生此夜不长好 ”大有佳会难得,当尽情游乐,不负今宵之意。不过,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,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。兄弟分离在即,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“此生此夜”之短。“此生此夜不长好”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。说“明月明年何处看”,人生漂泊,明年的中秋,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?
“此生此夜”与“明月明年”作对,叠字唱答,再加上“不长好”、“何处看”一否定一疑问,回环往复,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。李白《宣城见杜鹃花》“一叫一回肠一断,三春三月忆三巴”也是这样的优美诗句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